容易将别人的感情带入自己,最好的感情是相互吸引

2023-11-225587
内容提要:

  • 为何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一些事物中?
  • 最好的感情是相互吸引
  • 遇事能够带入自己的感情,共情很强的星座有哪些?
  • 很容易对周围的人或环境产生感情是为什么?
  • 怎么改掉强烈的代入他人情感的倾向?
  • 看小说的时候太容易带入感情怎么办?
  • 为何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一些事物中?

    最好的感情是相互吸引

    1 和朋友聊天,他突然问我:你觉得怎样才算是好的爱情呢? 我知道他刚刚失恋,于是,很慎重的想了想,回答他: 两个人,假设他们之间本来隔着一百步的距离,彼此都朝着对方各走了五十步,这样在一起的大多就是好的爱情。 这世上在感情(不仅限于爱情)中失意的男男女女太多,而且具体情形也有千百种。但我觉得大约有一种情况比较普遍,那就是两人本来隔着一百步的距离,但其中一方朝着另一方走完了九十九步,而那另一方却待在原地没动。所以,长途奔袭的这一方注定是要失意的。                                   2 或许是我太保守了,我一向不喜欢泡妞、撩妹这样的词汇。甚至于,我不赞成男人要去追女人,或者女人要去追男人。 还是前面那个比喻,假设两人之间隔着一百步的距离,你去追对方,必定是你走完了其中大半甚至全部,而对方待在原地没动。更极端的一种情况是你追的太急,对方反而向后撤退了几步,那你不是更加事与愿违了嘛。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都不是圣人,任何人在感情方面的付出都是有所期待的。而且,即使是再浓烈的真爱,也是会计较得失与回报的,至少是希望得到同等的反馈与爱吧。而且,往往爱的越是真挚浓烈的,就会对对方的反馈或说回报越是充满期待。 在这种心理下,你追的越急,对方也许退的越快越远。久而久之,失望也就会越积越多,到一定程度时,心伤难过、郁闷失意可不就随之而来了吗?更严重的,因爱生恨,因爱反目也不是不可能的。 我知道我这么说,肯定很多人要反对。你们会说是因为我太自私,是我没有真正爱到深处,是我不懂爱情。我承认,我或许和法海一样,不懂爱情。但我至少知道人性啊,我必须说,真正不计生死、不计回报(或说反馈)的去爱一个人,我只在小说或影视剧里见过,而其结局大多和游坦之(金庸小说《天部》里的人物)差不多。 那么,如果不去追,应该怎么样呢?我觉得,应该是相互吸引。不独爱情,我觉得友情也是如此。 两个人,彼此都有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思想,彼此相互吸引着走到一起,这样的感情大多都可以长久。                                 3 我经常跟人说,感情中千万不要相信什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鬼话。 有可能你太积极,对方却一面理所当然的享受你给的种种温暖,一面又觉得你的付出太廉价。要知道,人们对于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会给予高度的重视和珍惜。 还有可能你一味的穷追猛打,甚至是千方百计改变自己去迁就对方,你以为你是为了她(他),是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和决心,可对方却觉得是一种压力,甚至觉得你一点都没有个性一点都不酷。 更有可能你追的太急,爱慕之心表达的太迫切,以至于你面目狰狞、气喘吁吁、脚步虚浮,对方看了不但撤退逃离的更快,心底还会生出恐惧、厌恶等情绪,你们从此更加南辕北辙了。 所以,我不是反对主动与付出,我只是反对一味盲目的主动与付出。 在不了解对方甚至也不了解自己的前提下,自以为是的主动与付出,除了让你自己沉浸在无私的爱与无私的付出这一错觉之中,毫无价值的自我感动一下,并不能达到任何所谓“金石为开”的效果。 反而有可能遭到嘲笑、轻视,甚至是别有企图的利用。 所以,彼此吸引才是最好的方式。而吸引对方的因素有很多,好看的皮囊、有趣的灵魂、琴棋书画诗酒花……这些你总要占一样吧。最不济,吹口琴、看小书、讲笑话、窃玉偷香(这句是《唐伯虎点秋香》的台词,此处借用一下)……你总要学会一样嘛。 而如果经历一段时间以后,实在做不到吸引对方,那就放弃吧。虽然会有心痛和遗憾,那也好过在尊严丧尽后被人弃如敝履啊。看看张雨绮的几次闪婚闪离,就会发现,及时止损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4 张爱玲的一句“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误导了很多人,害死了很多人。 任何感情关系里,如果是要靠着一方的“卑微”才能挽留住另一方,才能使这段感情得以维系,那我可以断言:这不是一段好的感情,也注定不会长久。 张爱玲的心里有没有真的开出一朵花来,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她和胡兰成最后的结局并不太美妙。要知道,自然界的花朵要开放,尚且需要土壤和雨露阳光。人心里的花朵要开放,更需要同等的尊重、爱与呵护。而这些,都是靠你的卑微换不来的。 或许你的卑微能够收到一时的效果,可能是让对方感动一阵儿,也可能是让对方不好意思决绝离开,但更大的可能是对方很享受面对你时那种高高在上胜券在握的满足感。可无论是那种情形,都是不会持续太久的。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谁一定要依附于谁。即使是爱,那也应该是以自己最好的状态吸引对方以最好的状态来彼此相爱。 而一旦发现自己或者对方吸引力不够,切记不可委屈求全,不可穷追不舍,更不可死缠烂打。 (本文所配图片均由作者自己于2023年端午节期间拍摄于广东顺德清晖园,期待更多有阅读、写作、摄影等共同爱好的小伙伴一起交流。)

    遇事能够带入自己的感情,共情很强的星座有哪些?

    金牛座,摩羯座,射手座,水瓶座,白羊座,巨蟹座,等都是遇事能够带入自己的感情,共情很强的星座。

    很容易对周围的人或环境产生感情是为什么?

    有网友说,自己很容易留恋一个人或一个环境,比如到一座城市旅游,离开时会有点失落;比如跟团旅游,结束时舍不得同团认识的人;再比如做志愿者时结识了一位老师,活动结束时,还会觉得不舍......总之真的容易喜欢一个人和环境,他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并且想寻求解决办法。我觉得这是一种典型的依恋。 依恋最初产生在婴儿与母亲的相处关系中,婴儿会把母亲视为自己的全世界,倘若母亲不在身边便会感到恐慌。在婴儿逐渐长大后,这种依恋便没有起初那样强烈,但是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存在,成人之后依然会有依恋特征表现出来。 这位网友很容易对环境和人产生不舍情绪,实际上就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依恋(人也属于环境的一部分)。之所以会依恋,是因为身处的环境给予了这位网友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是不轻易建立或者说破碎后不容易复制的,与其说留恋环境,不如说是留恋环境给予自己的安全感。每次的离别意味着安全感的破灭,需要重新花费精力与时间去建立新的安全感。 这位网友应该是从小比较缺乏安全感或者是场依附性比较强的人,很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依赖,这与童年经历有关。在童年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的关系如果不是特别亲密的话,长大后就比较容易缺乏安全感。但是如果这种情绪不影响个人生活的话,也并没有什么不好,我倒觉得许多大作家、大诗人都属于缺乏安全感的人,才可以对花吟诗、对月饮酒,很容易与环境产生共鸣。这并非伤春悲秋,而是与环境融为一体,太过于沉浸于自身的安全感反而对周围环境较为冷酷,导致只把关怀指向自身,最终产生意想不到的神经症。 如果这位网友想要克制一下这种依恋,可以给自己的心设一道“边界”。心理学讲究人与人之间是存在边界的,即便是与父母之间也不可越过此边界,要留有个人情绪的独处之地。不要把个人看做相处环境的一部分,而是把自己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一生要与数不清的环境建立关系,与一处别离,意味着与另一处相遇。享有一种“生活在别处”的心境,大概会不觉与环境的分离如此难舍,甚至会期待下一站的旅行了吧。再或者,可以往前推想,就算与留恋的环境一生都不分离,难道就不会厌倦吗,人生若只如初见,美好是因为别离,别离之所以痛苦是因为美好,而美好只能戛然而止才能留存回忆,否则只能让曾经的美好渐行渐远。所以,这么想,就保留那点不舍吧,每种情绪都是生命的悸动,倘若我们把所有的情绪克制的完好,恐怕也体会不到生而为人的完整。 这位网友的不舍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因为热爱,所以留恋,就好好珍惜每次的不舍,只要不沉浸其中,难以自拔,没有什么大问题。 祝大家此生能走过无数风景,感动常在,心向往之。

    怎么改掉强烈的代入他人情感的倾向?

    这样的话我觉得你的情感还是蛮丰富的,可以多看一些比较感人的故事或者小说,这样习惯了的话,我觉得你的“抗性”应该会提高很多。

    看小说的时候太容易带入感情怎么办?

    应该是你目前的生活和你希望的样子有很大出入,所以在触不到的电影或者文学作品中反而找得到慰藉。解决的办法无疑应当是积极的活在当下,珍惜眼前。

    上一篇:结婚后没有爱了怎么办呢,结婚后发现自己不爱对方怎么办

    下一篇:武曲庙权入事业宫,夫妻宫武曲化权